貴州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黔工信科技〔2019〕6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參照國家工信部、財政部《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工信部聯科〔2010〕540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貴州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以下簡稱示范企業)是指在本省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創新業績顯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導向作用的企業。
第三條 示范企業認定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統籌規劃,合理配置資源,規范、有序推進。
第四條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財政廳負責示范企業認定的相關管理工作。
第二章 認 定
第五條 示范企業的認定每年組織一次。
第六條 申報示范企業的基本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
(二)在貴州省建有科研、生產基地;
(三)企業建立完善的技術研發機構,并良好運行一年以上;
(四)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
(五)省規模以上企業。
第七條 認定基本標準
(一)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領先地位。掌握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水平在省內同行業居于領先水平。積極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或地方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
(二)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企業研發投入占年銷售收入比例3%以上,有健全的研發機構或與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領先的技術領域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重視科技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
(三)具有行業帶動作用性和自主品牌。在行業發展中具有較強的帶動性或帶動潛力。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創新,通過競爭發展,形成了企業獨特的品牌,并在市場中享有一定知名度。
(四)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企業整體財務狀況良好,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呈穩定上升勢頭,現金流量充足。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
(五)具有較強應用新技術能力。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能力,節能減排降耗具有較強示范作用。
(六)具有創新發展戰略和創新文化。重視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創新,努力營造并形成企業的創新文化,把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創新作為經營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八條 示范企業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申請
企業按當年申報要求通過網上注冊后進行申報,由各市(州)、貴安新區、省直管縣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企業上報的申請材料和企業有關情況進行核實審查并填寫推薦意見后提交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屬企業和中央在黔企業直接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申報。
申請材料包括:
1、貴州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申報書
2、企業基本情況表
3、本辦法第六條和第七條有關的其他支撐材料。
(二)初評與現場考察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委托中介機構或組織有關專家對企業申請材料進行初評,提出初評意見,必要時開展現場考察工作。
(三)審核與公示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共同對專家評審意見進行綜合審查,提出審核意見,并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公示15個工作日。
(四)認定及授牌
經公示無異議的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共同進行認定并授牌。
第九條 示范企業認定情況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公布。
第四章 示范企業管理
第十條 示范企業應于每年3月底前將上一年度企業技術創新發展情況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第十一條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在產業技術創新方面,對示范企業予以指導和支持。
第十二條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對示范企業實行動態管理,依據本辦法每三年進行一次評價,對合格的示范企業予以確認,對不合格的取消稱號并公布。
第十三條 對已經認定的示范企業,如發現弄虛作假,撤銷其稱號。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共同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2014年發布的《關于印發〈貴州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黔經信技質[2014]52號)同時廢止。
附件:1.《貴州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申報書》編寫提綱
2.企業基本情況表
3.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指標
附件1:
《貴州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申報書》
編寫提綱
一、企業(集團)的基本情況
1.企業經營管理等基本情況。
2.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3.企業在本產業領域技術創新中的作用和競爭能力。
二、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的基本情況
1.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發展規劃及中長期目標。
2.目前企業技術研發機構的組織機構及運行機制,包括:各項制度建立,組織建設、研發經費的保障,激勵機制,創新環境,產學研合作等。
3.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及試驗的基礎條件。
4.企業技術創新工作開展情況,包括:原創性創新、自主開發、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產學研合作、企業間技術合作等。
5.企業研究開發人員情況,技術創新帶頭人及創新團隊的情況,以及創新人才培養情況。
6.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采取的獨特措施、取得的主要創新成果(3年之內)及其經濟效益。
三、各市(州)、貴安新區、省直管縣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出具的推薦意見(省屬企業及中央在黔企業直接申報)
附件2:
企業基本情況表
企業名稱 | ||||||||||||||||
通訊地址 | 郵 編 | |||||||||||||||
法人代表 | 座 機 | 手 機 | ||||||||||||||
聯系人 | 座 機 | 手 機 | ||||||||||||||
傳 真 | ||||||||||||||||
企業類型 | □1.國有 □2.外商投資 □3.民營 □4.其他 | |||||||||||||||
注冊時間 | 注冊資金 (萬元) | 其中外資(含港澳臺) 比例(%) | ||||||||||||||
從業人 員情況 | 職工總數 | 本科以上人數 | 研究與試驗發展 人員人數 | 高級專家及博士人數 | ||||||||||||
企業人員收入情況 | 企業職工總收入(萬元) | 研發人員總收入(萬元) | ||||||||||||||
近三年財務狀況 | 主營業務收入(萬元) | T-1 | 新產品銷售收入 (萬元) | T-1 | ||||||||||||
T-2 | T-2 | |||||||||||||||
T-3 | T-3 | |||||||||||||||
主營業利潤總額(萬元) | T-1 | 新產品銷售利潤 (萬元) | T-1 | |||||||||||||
T-2 | T-2 | |||||||||||||||
T-3 | T-3 | |||||||||||||||
出口創匯 (萬美元) | T-1 | 年末現金凈流量 (萬元) | T-1 | |||||||||||||
T-2 | T-2 | |||||||||||||||
T-3 | T-3 | |||||||||||||||
可供分配利潤(萬元) | T-1 | 凈資產(萬元) | T-1 | |||||||||||||
T-2 | T-2 | |||||||||||||||
T-3 | T-3 | |||||||||||||||
近三年研發投入及項目情況 | 研發投入經費(萬元) | 研發人員培訓費(萬元) | 研究開發項目數(項) | |||||||||||||
T-1 | T-1 | T-1 | ||||||||||||||
T-2 | T-2 | T-2 | ||||||||||||||
T-3 | T-3 | T-3 | ||||||||||||||
研發 機構 | 研發機構名稱 | 認定部門(國際、國家、省部) | ||||||||||||||
1. | ||||||||||||||||
2. | ||||||||||||||||
3. | ||||||||||||||||
企業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萬元) | ||||||||||||||||
技術積累 | 研發周期三年及以上項目數(項) | 其中:國家級 | ||||||||||||||
省部級 | ||||||||||||||||
擁有的有效專利數(件) | 其中:發明專利數 | |||||||||||||||
實用新型專利數 | ||||||||||||||||
軟件著作權數 | ||||||||||||||||
主持或參與制定技術標準數 | ||||||||||||||||
國際標準數 | 國家標準數 | 行業標準數 | 地方標準數 | 企業標準數 | ||||||||||||
產學研合作情況 | 當年來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工作的外部專家數(人月) | 當年對外合作項目數 | 對外合作項目總經費(萬元) | |||||||||||||
技術創新產出 | 當年完成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項目數(項) | 其中:國家級 | ||||||||||||||
省部級 | ||||||||||||||||
當年受理的專利數(件) | 其中:發明專利 | |||||||||||||||
實用新型 | ||||||||||||||||
軟件著作權 | ||||||||||||||||
近三年獲獎情況 | 國家級科技獎(項) | |||||||||||||||
省部級科技獎(項) | ||||||||||||||||
國家專利獎(項) | ||||||||||||||||
真實性承諾 | ||||||||||||||||
我代表本單位承諾:本表所反映情況屬實,并對其真實性承擔責任。
法人代表:
年 月 日 |
注:1.T年度為申報當年。
2.企業擁有的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 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國家級工法等價于發明專利,省級工法等價于實用新型專利。
3.實用新型、省級工法5件=1件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20件=1件發明專利,大數據企業通過CMMI-4級及以上等級認證的=2件發明專利。
附件3:
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指標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權重 (分) | 三級指標 | 單位 | 權重 (分) | 基本 要求 |
創 新 機 制 (30分) | 創新 投入 | 18 | 企業研發投入經費支出占主營營業收入的比重 | % | 15 | ≥3 |
企業研發投入經費支出比例比上年度增長 | 百分點 | 3 | >0 | |||
人才 激勵 | 6 | 研發人員年人均收入與企業年人均收入之比 | % | 3 | ≥1.2 | |
研發人員培訓費占研發人員總收入的比重 | % | 3 | ≥2 | |||
創新 合作 | 6 | 來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工作的外部專家數 | 人月 | 3 | ≥12 | |
對外合作項目占全部開發項目數的比重 | % | 3 | ≥10 | |||
技 術 與 人 才 (30分) | 創新 隊伍 建設 | 12 | 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占職工人數的比重 | % | 7 | ≥2 |
企業研發機構擁有的高級專家及博士人數 | 人 | 5 | ≥1 | |||
創新 條件 建設 | 8 | 企業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 | 萬元 | 5 | ≥分檔 | |
通過國際組織、國家、省級認定的實驗室數 | 個 | 3 | ≥1 | |||
技術 積累 儲備 | 10 | 研發周期三年及以上項目數占當年全部項目數的比重 | % | 4 | ≥10 | |
企業擁有的全部有效發明專利數 | 項 | 6 | ≥2 | |||
產 出 與 效 益 (40分) | 技術 創新 產出 | 15 | 當年完成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項目數 | 項 | 4 | ≥5 |
當年受理的專利數 | 項 | 4 | ≥5 | |||
——其中當年受理的發明專利數 | 項 | 3 | ≥1 | |||
主持和參加制定的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數 | 項 | 4 | ≥1 | |||
技術 創新 效益 | 25 | 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 | % | 11 | ≥15 | |
新產品銷售利潤占主營業務利潤的比重 | % | 11 | ≥10 | |||
自有品牌產品與技術出口創匯額 | 萬美元 | 3 | >0 | |||
加分 | 加分 | 5 | 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數目 | 個 | ≤3 | ≥1 |
獲得國家專利獎 | 個 | ≤2 | ≥1 | |||
扣分 | 扣分 | 3 | 年末現金凈流量與可分配利潤的差額 | 萬元 | ≤3 | >0 |
說明:
1.關于“企業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指標分為2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業態”企業、“特色優勢產業”企業為200萬元,其他企業為500萬元。
2.“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省以上工信部門下發的“專精特新”文件中的企業?!靶聵I態”企業是指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汽車、5G等新興產業領域企業?!疤厣珒瀯莓a業”企業是指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企業,如:白酒、茶、食品加工等。